淄博市桓臺縣富中化工有限公司
經 理:
伊茂磊
電 話:
0533-8580450
15315228584 13325205339
傳 真:
0533-8580173
地 址:
淄博市桓臺縣田莊鎮大龐村
網 址:
m.yunshisz.com
郵 箱:fzhuji2008@126.com
新聞中心
現在的位置:首頁 >> 新聞中心 >> 活性污泥對二氯乙烷和TOC降解效能的變化
不同進水條件下,二氯乙烷 去除情況如圖5.2所示。由圖5.2和圖5.3可知,活性污泥在馴化過程中對二氯乙烷和TOC的降解效能變化高度吻合。單一碳源貧營養環境實驗組B3中,因為碳源單一且量少,二氯乙烷變化比較平緩,實驗后期隨著初始1,2一二氯乙烷濃度的增加和活性污泥對1,2一二氯乙烷處理能力的增強,每一批次馴化前后二氯乙烷也能觀察到顯著降低;對于葡萄糖共基質實驗組B2,二氯乙烷主要由葡萄糖提供,實驗過程中除第一批次馴化期間葡萄糖降解速率略慢以外,后續批次葡萄糖均被迅速降解,且降解速率大致相同(同批次馴化前后廢水TOC降解率均>>900l0),表明馴化初期,由于1,2一二氯乙烷對活性污泥的抑制作用,污泥對有機物降解速率變慢,經過短期培養馴化后,雖然活性污泥尚不能決速降解1,2一二氯乙烷,但是對1,2一二氯乙烷較高濃度環境己經基本適應,抑制作用消失,故可穩定降解葡萄糖。活性污泥性能指標的變化馴化過程中,污泥指標MLVSS/MLSS和沉降性SV30變化情況如圖5.4所示。實驗結果表明,后污泥B3SV30為兩組污泥馴化前后其沉降性SV3028%,降低58%;污泥BZSV30為先小幅度升高后下降,馴化結束39%,降低38%;污泥B3的沉降性要優于污泥B2,主要為葡萄糖共基質馴化后污泥其污泥量和微生物豐富度均優于1,2一二氯乙烷為單一碳源貧營養環境馴化后污泥,且絲狀菌含量高所致;整個馴化過程中兩組污泥均維持在65%左右,葡萄糖共基質實驗組B2污泥MLVSS/MI,SS略大于單一碳源實驗組B3污泥,污泥性質穩定。活性污泥微生物形態的變化污泥VSS/SS=72%,顏色呈深灰色。通過顯微鏡觀測發現,原污泥Al呈現絮狀,結構較為松散,主要由大小不等的密實菌膠團組成,存在多種大型蟲類,且數目較多;對其進行悶曝處理時發現其沉降性能較好,SV30(A1)-65%。隨著污泥在反應器中強化培養時間增加,污泥顏色逐漸變淺。m.yunshisz.com